荷蘭豆

荷蘭豆(Phaseolus coccineus)的種植條件包括多個方面,以下是詳細的種植要求:

1. 溫度

  • 最適生長溫度:荷蘭豆適宜的生長溫度範圍為9至23℃,幼苗期能耐受低至0℃的低溫,但高於25℃會影響出苗率和結荚。
  • 開花期最佳溫度:開花期最適宜的溫度為15至18℃,超過25℃會導致受精不良。

2. 生長期

  • 生長週期:從播種到收穫一般需要約50至70天,具體時間取決於品種和環境條件。

3. 蟲害

  • 常見蟲害:荷蘭豆可能受到蚜蟲、白粉病等病蟲害影響,因此需定期檢查並採取防治措施,以減少損失.

4. 營養素與所需肥料

  • 土壤酸鹼度:適合在pH值5.5至7.2的土壤中生長。若土壤過酸,可增施石灰以調整pH值.
  • 施肥建議:基肥可使用有機肥料,如腐熟堆肥,並在生長期間追加氮磷鉀均衡肥,以促進健康生長.

5. 陽光

  • 日照需求:荷蘭豆屬於長日照蔬菜,需要充足陽光,每天至少6小時以上的日照,以促進花芽分化和健康生長.

6. 土壤特性與排水性

  • 土壤類型:適合在疏鬆、含有機質高且排水良好的砂質或粘質壤土中栽培。排水不良的地方容易導致根部腐爛,因此需避免積水.

7. 搭設資材

  • 荷蘭豆屬於攀爬植物,因此需要搭設支撐架或棚架,以便其攀爬成熟,這樣可以提高通風效果並減少病蟲害風險。

8. 種植間距

  • 行株距視品種不同而異,一般蔓性品種行距60至70公分,每穴20至25公分;矮性品種則行距30至40公分,每亩用量10到15公斤籽粒.

9. 根系

  • 荷蘭豆根系較深,有一定耐旱能力,但不耐濕。播後過多水分易導致發芽困難,而排水不良則會引起根部腐爛問題,因此保持適當濕潤是關鍵。

這些條件共同影響荷蘭豆的健康成長及產量,合理管理可以提高作物質量和產量。

文章內容產自 perplexity.ai

You may also like...